English

“少帅现象”

1999-02-24 来源:光明日报 曹建明 我有话说

中国IT界“少帅”掌门的现象(详见本报2月3日第九版——编者),实则并不奇怪,只不过是改革开放和时代的产物而巳。

从“少帅”们的出生年份来看,大多是60年代初中期出生的,他们正好赶上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春风,尔后顺利地踏进大学之门,“文革”那个特殊的年代对他们影响较小。因此,他们的思想最少保守,接受能力和创造能力最强。这部分人弥补了我国70年代技术人员的断层,成为IT界技术力量的中坚。由于他们在IT界中不可替代的作用,因而工作起来如鱼得水,对其尽快地成长,起到了一种催化作用;其次,改革开放的20年中,让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先富起来的理论,以及由此而形成的肯定自我价值的激励机制,也为“少帅”们的成长提供了适宜的土壤和环境,在“少帅”们的工作中,劳动报酬大多实行提成制,与自己的工作业绩密切相关,体现了知识就是价值、知识就是财富的原则,因而极大地调动了年轻人的工作热情和工作积极性,使其潜力得到了充分发挥,也促进了他们的早日成才;另外,IT界与国际接轨的一系列制度和政策,也为他们提供了良好的学术研究氛围。因为IT业不像其他劳动密集型企业,人际关系相对宽松和谐,即便在国有企业,由于懂软件的人不多,少数外行领导也不会去指手划脚,横加干涉,因而,使他们能一心一意扑在学术研究上面,所以,才取得了骄人业绩。

“少帅现象”的产生出现在IT界,正好说明了年轻人的探索和智慧,只要有了适宜的环境和氛围,就会最大限度地爆发出来,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巨大力量。

手机光明网

光明网版权所有

光明日报社概况 | 关于光明网 | 报网动态 | 联系我们 | 法律声明 | 光明网邮箱 | 网站地图

光明网版权所有